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资讯 > 正文内容

OMO的“100亿→30亿→120亿→70亿→30亿”,不要低估央行“精准调控”的能力

激石外汇2022-07-20 12:09:05外汇资讯606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7月20日,中国央行进行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今日有30亿元逆回购到期。

近来,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频繁出现变化,引发市场众多讨论。

今年7月之前,央行回购规模基本为100亿元或100亿元的整数倍,但从7月4日起,央行连续进行30亿元逆回购操作,这在当时引起了市场的广泛猜测,部分投资者认为这是央行在向市场传递货币政策紧缩的信号。

本周一(7月18日),央行逆回购规模又上升至120亿元,周二再度降至70亿元,今日又降至30亿元。

光大证券固收研究分析师张旭、危玮肖认为,当前逆回购规模的动态调整是为了更好地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不宜将其解读为“向市场发出的信号”。正是在央行精准自如的调控下,本阶段流动性始终处于合理充裕且偏宽松的状态,DR007平稳地运行于1.6%附近,有利于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的支持。

上述分析师指出,实际上,OMO+MLF的利率和相应操作所影响到的重要市场利率(如DR007)在一段时间内的走势才是有效的信号。依赖数量指标判断货币政策的做法会导致以偏概全的错误,甚至时常得到与事实相反的结果:

第一,单纯依赖操作量(以及其对应的净投放量)来判断会带来以偏概全的错误。银行体系流动性受到货币政策操作、现金投放与回笼、财政收入(如税收和政府债券发行)与支出、外汇流入与流出、存款准备金交存与退缴、市场主体持有资金的结构与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公开市场操作只是诸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若仅仅据此来判断货币政策的取向便必然是以偏概全的。

第二,利用操作量(以及其对应的净投放量)所推断出的结果时常与事实相反。“央行净回笼时资金宽裕,净投放时资金趋紧”的现象令不少投资者感到费解。在他们看来,OMO净回笼是央行在回收基础货币,资金利率理应上行,反之亦然。但实际上,公开市场操作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进行“削峰填谷”。例如,当波峰出现时(即流动性过于宽裕的阶段),公开市场操作便倾向于净回笼以“削峰”;当波谷来临时(即超储水平较低的阶段),央行会加大OMO投放量以“填谷”。由于央行有时不会完全削平波峰、填满波谷,因此就会出现上述“央行净回笼时资金宽裕,净投放时资金趋紧”的局面。在洞察其内在机理后,投资者便不难看破:不是净回笼(净投放)导致的资金宽裕(趋紧),而是资金宽裕(趋紧)引发了净回笼(净投放)。

此外,使用到期量来预测资金利率的做法也是不准确的。其中的一些预测者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另一些人则低估了央行的能力。比如说,在OMO、MLF到期量较大的阶段,后者(即“另一些人”)常会认为央行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投放工具,所以资金可能会紧张;在到期量较小且资金由财政体系回流银行体系的阶段(比如说当前),后者又常会认为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回笼手段,所以资金可能会过于宽松。从根本上讲,这是对央行精准调节能力的不信任,显然是错误的。事实上,历史中也时常出现预测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这便是上述错误的例证。

央行此前也曾反复强调,无论是短期利率走向,还是货币政策取向,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而要观察价格变化。

天风证券孙彬彬团队认为,央行此前100亿元投放的原因是在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货币政策公信力:

在没有大的资金缺口的情况下,央行保持逆回购投放规模稳定;在跨季等流动性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适度增加短期流动性投放,保持“言行一致”的同时,降低了金融机构预防性流动性需求,进一步增强流动性的稳定性。

如果说此前100亿是出于预期管理稳定市场预期的目的,那么现在的变化,又是为什么呢?孙彬彬团队认为央行不可能在目前情况下自损政策公信力: 合理推测,可能是因为流动性本身充裕,市场预期也较为稳定,所以更加精准调控,或许是央行在尝试逐步改变100亿这样一种相对机械的投放,而让市场真正接受不看量、只看价的货币信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激石Pepperstone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araat.net/news/345.html

标签: OMO
分享给朋友:

“OMO的“100亿→30亿→120亿→70亿→30亿”,不要低估央行“精准调控”的能力” 的相关文章

高盛警告:美股盈利收缩要开始了,这才是美股最大风险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当美股仍在承受抛售潮带来的冲击时,一股更大的风浪已经在不远处出现。 高盛在周五表示,美国消费疲软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正在显现,对美股造成的冲击将超过股票抛售。 David Kostin等策略师在报告中写道,美国5月零售销售环...

美伊两国今将就恢复伊核协议举行间接磋商,卡塔尔将主持会谈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当地时间6月27日,美国国务院一名发言人表示,美国和伊朗两国官员将于近日前往卡塔尔首都多哈,就伊核协议谈判举行间接磋商。伊朗方面证实了这一消息。 据路透社6月27日报道,美方表示,伊核协议谈判即将于本周恢复,伊朗需要决...

本周的OPEC+会议毫无悬念,但问题是“增产到底做不做得到”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本周原油市场的焦点无疑是OPEC大会——第184届OPEC大会举行将于29日(周三)举行,而第30届OPEC和非OPEC产油国部长级会议将按原定日程30日(周四)举行,以商讨下一阶段增产计划。 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市场普...

A股三大指数集体转绿 旅游酒店领跌 数字货币、电力股冲高

A股三大指数集体转绿 旅游酒店领跌 数字货币、电力股冲高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7月1日,A股表现疲软,沪指、深成指小幅高开后迅速走低。截至发稿,三大指数集体转绿,沪指现跌0.6%,深成指跌0.5%,创业板指跌0.7%。 板块方面,培育钻石迅速拉升,Micro/MiniLed等节能照明板块涨幅居前...

如何理解“MCU砍单潮”?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7月1日,有媒体表示,全球前五大MCU厂产品价格腰斩,半导体芯片砍单降价风暴扩大,相对此前价格坚挺,供不应求的MCU,出现价格快速下滑。MCU成为继驱动IC,电源管理IC,CIS传感器又一个跌价砍单的品种。 笔者总结有几...

“互换通”来啦!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一、“互换通”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连接,参与两个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机制安排。初期先开通“北向通”,即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者(以下简称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清算、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