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资讯 > 正文内容

适时降准降息,探索拓展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激石外汇2024-12-13 11:58:38外汇资讯122

  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本次会议将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为14年来首次,与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表述一致。本次会议还明确表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对明年加力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作出了明确表态。此外,本次会议还首次提出了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考虑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提前释放“适当宽松”信号,明年降准降息也在市场预期之内,“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或将更受关注。从近期央行行长潘功胜的表态来看,后者大概率是指向资本市场,但不止于资本市场。

  今年6月,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党支部曾撰文表示,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努力,中国人民银行已初步建立起宏观审慎政策基本框架,在货币信贷、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10月,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指出,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制定了助力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这两项工具体现了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拓展和新的探索。人民银行将与证监会合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潘功胜还称,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人民银行将立足宏观视角,着力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动态平衡,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体系,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密切关注经济金融运行,及时加强逆周期调节,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政策将会更加着眼内部均衡”

  针对货币政策定调,市场近期关注的一大焦点在于如何理解“适度宽松”。中国货币政策的定调主要有五个范畴: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和从紧。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以后,中国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直至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宣布转向。

  从措词来看,“适度宽松”的政策取向显然要比“稳健”更加积极。有业内权威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名义上是稳健,实际是已经适度宽松的。具体来看,央行在今年2月5日、9月27日各降准0.5个百分点,7月份、9月份分别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和20个基点,降准、降息措施力度大、速度快。

  此外,人民银行还创新推出国债买卖操作、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近20项。9月以来,人民银行还优化调整了多项房地产金融政策,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新工具。政策加码之后,经济已经初现企稳态势,市场信心也得到明显提振。

  展望2025年,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表示,考虑到特朗普第二任期对我国外贸带来的不确定性,此前运转良好的“制造业投资—出口”链条或面临一定风险,这就对政策应对的方向、力度、节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温彬认为,明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将继续沿着“量—价—结构—风险”四条脉络展开。

  从量的角度看,降准仍有空间。截至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相较5%的隐形下限仍有一定空间。降准可以释放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提升货币乘数并传达宽松意图,在2024年12月再下调一次之后,预计2025年仍有两次大约100个基点的降准。此外,预计央行还将通过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更为精细的方式调节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价的角度看,降息将择机展开。从外部看,特朗普“对内减税、对外加税”的政策可能推升美国国内通胀,进而影响美国降息的节奏和幅度,并影响人民币汇率,进而对降息形成掣肘;从内部看,2025年初重定价之后,商业银行净息差将会进一步收窄,也会对降息形成掣肘。不过,如果要实现稳增长诉求,预计政策将会更加着眼内部均衡,降息仍有必要性。从节奏来看,需选择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时段,并以下调存款利率作为配合。全年预计政策利率下调30-40个基点。

  从结构角度看,定向支持力度将会继续加大。央行将会继续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作用,通过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其他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关键领域。

  从化险角度看,将继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9月下旬以来,央行优化调整了四项房地产金融政策,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有力支持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化解和稳步发展。此外还创设了两项新的金融工具,以提振资本市场,阻断风险累积。2025年,预计央行还将通过加大支持力度或优化工具创新等方式,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与化解。

  除了以上四方面工作之外,温彬认为,央行还将积极推动货币政策框架改革,继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传导,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

  逐步拓展宏观审慎政策覆盖领域

  市场的另一大关注点还在于,如何理解“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今年6月,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党支部发布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 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一文,对上述问题有所解答。

  文章表示,要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双支柱”支撑现代中央银行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现代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是中央银行实施宏观管理的两个主要手段,货币政策侧重稳定经济和物价等总量目标,宏观审慎政策侧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文章还称,“双支柱”调控框架,并不是一个“支柱”分别对应一个目标,而是一个有机整体。货币政策也需要考虑金融稳定,但仅依靠主要作为总量工具的货币政策难以完全实现金融稳定目标。宏观审慎政策针对局部问题开展“靶向”操作,与货币政策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动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以“双支柱”支撑实现“双目标”。

  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都具有宏观管理的属性,但两者的着力点和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主要针对整体经济和总量问题,侧重于经济和物价水平的稳定;而宏观审慎政策则直接和集中作用于金融体系本身,侧重于维护金融稳定。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和强化。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努力,中国人民银行已初步建立起宏观审慎政策基本框架,在货币信贷、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介绍。

  上述文章还称,将按照明确范围、强基补短、多点并进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其中一项重磅举措就是,持续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逐步拓展宏观审慎政策覆盖领域。在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宏观审慎重点管理对象的基础上,逐步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和非银金融机构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激石Pepperstone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araat.net/news/4063.html

分享给朋友:

“适时降准降息,探索拓展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的相关文章

小孩多=优惠多: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购房按小孩数量发补贴

小孩多=优惠多: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购房按小孩数量发补贴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近日,多地对多孩家庭给予购房优惠政策。 6月27日,浙江省住建厅发文对三孩家庭购房、租房等提出优惠政策,其中,首套自住房首次公积金贷款额度可按当期最高额度上浮20%,住房限购城市可根据实际适时调整优化限购政策。 6月...

腾讯大股东为何“违背承诺”也要减持?

腾讯大股东为何“违背承诺”也要减持?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6月27日午间,腾讯公告称大股东Prosus(南非报业Naspers的子公司,握有公司国际互联网资产)将减持公司股份为一项“长期、开放式”回购凑集资金。 这是Prosus第三次减持腾讯持股,最近一次减持是在去年4月,当时...

经济日报评论:新能源不是20年前的房地产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年会上,有经济学家表示,当下新能源相关的产业是未来最有希望、最具爆发力的领域。从长远看,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这种观点似乎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本处于反弹阶段的A...

港股拉升 恒生科技涨超2% 互联网医疗股普涨 阿里健康飙升近7%

港股拉升 恒生科技涨超2% 互联网医疗股普涨 阿里健康飙升近7%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7月5日,港股高开,恒指开涨1.02%,恒生科技指数涨1.54%。 随后,恒生科技指数的涨幅迅速扩大至超2%。 互联网医疗股普涨,阿里健康涨近7%,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涨超3%。 科技股集体拉升,快手、阿里、商汤涨超...

衰退交易下大宗商品惨跌,对冲基金纷纷“多翻空”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随着全球主要央行在紧缩道路上渐行渐远,股票、加密货币等风险资产首当其冲承受暴击。现在当市场担心更高的借贷成本将带来衰退阴霾后,最新的炮火已经转向了大宗商品,需求疲软的预期致使其价格正在从历史高位暴跌。 继WTI原油周二“...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2022年7月9日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市场概述 加息预期压顶,标普道指回落,纳指涨。纳指创八个月最长连涨日,连创四周新高;标普终结四连涨跌离近两周高位,仅医疗和IT板块收涨,三大美股指全周均累涨。推特盘后一度跌9%;科技板块全周领涨,特斯拉一周涨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