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资讯 > 正文内容

美国电车补贴新规效应:特斯拉停建德国电池厂、转迁美国

激石外汇2022-09-15 11:56:50外汇资讯516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由于俄乌冲突持续、欧洲能源成本飙升,一众制造业企业承压,值此之际,特斯拉的电池战略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美东时间9月14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称,为了获得美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税收抵免的资格,特斯拉暂停了在德国制造电池的计划,并考虑将电池制造回归美国。

  知情人士还透露,特斯拉目前正在讨论将原计划用于德国柏林工厂的电池制造设备运往美国。

  美国新法案强制要求电车制造“本地化”

  美国总统拜登上个月签署的《降低通胀法案》包括对新购买的电动汽车提供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但前提是最终的组装在北美完成,且至少40%的电池金属需要在北美开采。

  有分析称,该法案提供的生产税收抵免可以抵消电动汽车电池组三分之一以上的成本,这让特斯拉很心动。

  根据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数据,以特斯拉Model Y的电池组为例,其成本将有可能因此下降近40%。

  因此为了这份补贴,特斯拉正在计划停建德国电池厂并转迁美国,而且特斯拉还考虑在美国建造锂精炼厂。

  美国保护主义引发欧洲不满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及,美国《降低通胀法案》的推出引起了欧洲的不满。此外,特斯拉准备把电池厂从德国转迁美国,这将会损害欧洲的利益。

  欧盟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对此表示,欧盟正在检查该法案中的保护主义元素是否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

  另外,美国能源部此前公布的大约30款符合补贴条件的车型清单中,不包括德国和其他欧洲制造商生产的数十款电动汽车。

  东布罗夫斯基斯认为,此举可能会使得正在增加电动汽车产量的欧洲制造商产生消极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激石Pepperstone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araat.net/news/644.html

标签: 特斯拉
分享给朋友:

“美国电车补贴新规效应:特斯拉停建德国电池厂、转迁美国” 的相关文章

重回扩张区间!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PMI升至51.7,为2021年6月以来最高

重回扩张区间!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PMI升至51.7,为2021年6月以来最高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好转,复工复产持续推进,6月制造业景气度回升,生产经营活动恢复扩张态势。 7月1日财新网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7,高于5月3.6个百分点,3月以来首次高于荣...

轮到vivo了

轮到vivo了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5日报道,印度执法局当天在全国44个地点突击搜查中国手机厂商vivo及其他相关公司,声称要调查其是否从事所谓洗钱活动。5日晚些时候,vivo就此事对《环球时报》回应称:“vivo正在...

“不同寻常“!由于历史性的拥堵,全球2%的船运在北海停滞不前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随着一些欧盟国家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重新使用煤炭以满足其能源需求,欧洲煤炭进口量暴增,但启用“肮脏的煤炭”遭到了大量环保人士的反对,抗议活动和进口量激增导致了疫情封锁期间的港口拥堵情景再现。 周四,据媒体报道,德国IfW经济...

龙头私募“神秘阶层”曝光,自有资本培养未来大腕,破解世纪“最贵难题”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 是人才。 什么行业里的人才最贵? 投资行业的人才! 论资本投入,论培养成本,乃至真正出徒后的或有风险损失。这个领域在各行各业中不是第一,也是前三。 近日,资事堂从行业里获悉,一批业内头部私募机构,...

哈萨克斯坦退出独联体跨国货币委员会协议,俄哈关系裂痕逐步公开化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当地时间7月8日,哈萨克斯坦总统卡托卡耶夫签署法令并宣布,该国退出1995年签署的独联体跨国货币委员会的协议。 据《莫斯科真理报》7月8日报道,托卡耶夫签署法令称,(哈萨克斯坦)终止于1995年5月签署、2013年10...

贝莱德警告:高波动时代来临,不要抄底股票和债券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通胀“高烧”与衰退阴霾接踵而至,令全球股票和债券市场在今年举步维艰,并刷新三年以来最差表现。 对此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的策略师已经表示,目前看不到快速复苏的迹象。 劳动力短缺造成的供应瓶颈仍将继续推动物价上行,因此央行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