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资讯 > 正文内容

适时降准降息,探索拓展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激石外汇2024-12-13 11:58:38外汇资讯47

  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本次会议将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为14年来首次,与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表述一致。本次会议还明确表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对明年加力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作出了明确表态。此外,本次会议还首次提出了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考虑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提前释放“适当宽松”信号,明年降准降息也在市场预期之内,“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或将更受关注。从近期央行行长潘功胜的表态来看,后者大概率是指向资本市场,但不止于资本市场。

  今年6月,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党支部曾撰文表示,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努力,中国人民银行已初步建立起宏观审慎政策基本框架,在货币信贷、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10月,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指出,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制定了助力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这两项工具体现了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拓展和新的探索。人民银行将与证监会合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潘功胜还称,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人民银行将立足宏观视角,着力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动态平衡,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体系,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密切关注经济金融运行,及时加强逆周期调节,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政策将会更加着眼内部均衡”

  针对货币政策定调,市场近期关注的一大焦点在于如何理解“适度宽松”。中国货币政策的定调主要有五个范畴: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和从紧。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以后,中国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直至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宣布转向。

  从措词来看,“适度宽松”的政策取向显然要比“稳健”更加积极。有业内权威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名义上是稳健,实际是已经适度宽松的。具体来看,央行在今年2月5日、9月27日各降准0.5个百分点,7月份、9月份分别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和20个基点,降准、降息措施力度大、速度快。

  此外,人民银行还创新推出国债买卖操作、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近20项。9月以来,人民银行还优化调整了多项房地产金融政策,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新工具。政策加码之后,经济已经初现企稳态势,市场信心也得到明显提振。

  展望2025年,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表示,考虑到特朗普第二任期对我国外贸带来的不确定性,此前运转良好的“制造业投资—出口”链条或面临一定风险,这就对政策应对的方向、力度、节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温彬认为,明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将继续沿着“量—价—结构—风险”四条脉络展开。

  从量的角度看,降准仍有空间。截至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相较5%的隐形下限仍有一定空间。降准可以释放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提升货币乘数并传达宽松意图,在2024年12月再下调一次之后,预计2025年仍有两次大约100个基点的降准。此外,预计央行还将通过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更为精细的方式调节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价的角度看,降息将择机展开。从外部看,特朗普“对内减税、对外加税”的政策可能推升美国国内通胀,进而影响美国降息的节奏和幅度,并影响人民币汇率,进而对降息形成掣肘;从内部看,2025年初重定价之后,商业银行净息差将会进一步收窄,也会对降息形成掣肘。不过,如果要实现稳增长诉求,预计政策将会更加着眼内部均衡,降息仍有必要性。从节奏来看,需选择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时段,并以下调存款利率作为配合。全年预计政策利率下调30-40个基点。

  从结构角度看,定向支持力度将会继续加大。央行将会继续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作用,通过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其他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关键领域。

  从化险角度看,将继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9月下旬以来,央行优化调整了四项房地产金融政策,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有力支持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化解和稳步发展。此外还创设了两项新的金融工具,以提振资本市场,阻断风险累积。2025年,预计央行还将通过加大支持力度或优化工具创新等方式,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与化解。

  除了以上四方面工作之外,温彬认为,央行还将积极推动货币政策框架改革,继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传导,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

  逐步拓展宏观审慎政策覆盖领域

  市场的另一大关注点还在于,如何理解“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今年6月,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党支部发布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 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一文,对上述问题有所解答。

  文章表示,要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双支柱”支撑现代中央银行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现代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是中央银行实施宏观管理的两个主要手段,货币政策侧重稳定经济和物价等总量目标,宏观审慎政策侧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文章还称,“双支柱”调控框架,并不是一个“支柱”分别对应一个目标,而是一个有机整体。货币政策也需要考虑金融稳定,但仅依靠主要作为总量工具的货币政策难以完全实现金融稳定目标。宏观审慎政策针对局部问题开展“靶向”操作,与货币政策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动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以“双支柱”支撑实现“双目标”。

  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都具有宏观管理的属性,但两者的着力点和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主要针对整体经济和总量问题,侧重于经济和物价水平的稳定;而宏观审慎政策则直接和集中作用于金融体系本身,侧重于维护金融稳定。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和强化。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努力,中国人民银行已初步建立起宏观审慎政策基本框架,在货币信贷、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介绍。

  上述文章还称,将按照明确范围、强基补短、多点并进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其中一项重磅举措就是,持续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逐步拓展宏观审慎政策覆盖领域。在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宏观审慎重点管理对象的基础上,逐步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和非银金融机构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激石Pepperstone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paraat.net/news/4063.html

分享给朋友:

“适时降准降息,探索拓展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的相关文章

欧洲、伊朗联合宣布:伊核谈判将在数天内重启

欧洲、伊朗联合宣布:伊核谈判将在数天内重启

激石Pepperstone(https://www.paraat.net/)报道:距离第八轮伊核谈判暂停已过去三月时间,根据伊朗和欧盟方面的最新表态,伊核谈判将在数天内重启,其中首先恢复伊朗和美国之间的间接谈判。 媒体称,周六伊朗外交部长Hossein Amirabdollahian与正访问伊朗的欧...

创业板的IPO失败率超过3成了

激石Pepperstone(https://www.paraat.net/)报道: 创业板的IPO入口似乎正在“击退”更多尝试者。 6月29日晚,包括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宝巴士)、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能实业)、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智特奇)等在内的6家拟IPO企业...

赛道Hyper | 吉利推出全球首款甲醇混动轿车剑指何处?

激石Pepperstone(https://www.paraat.net/)报道:混动无论强弱,汽油均不可或缺。若就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根本目的看,使用汽油总显得不那么“绿色环保”。 2005年,吉利汽车(00175.HK)启动甲醇汽车研发工作并坚持至今。2022年6月30日,吉利汽车在贵阳推...

一“砂”难求,光伏紧缺环节已悄悄向石英砂转移丨见智研究

一“砂”难求,光伏紧缺环节已悄悄向石英砂转移丨见智研究

激石Pepperstone(https://www.paraat.net/)报道:近期石英砂的走势非常抢眼,石英股份三个月内涨幅超170%。那么石英究竟有什么“来头”可以走出强趋势,今天见智研究(公众号:见智研究Pro)来给大家解密: 什么是石英砂? 石英砂是由石英砂岩、石英岩等加工而成的石英颗粒...

原油市场高度关注:拜登本周访问中东,能得到沙特支持么?

原油市场高度关注:拜登本周访问中东,能得到沙特支持么?

激石Pepperstone(https://www.paraat.net/)报道:全球能源市场动荡之际,美国总统拜登将于本周访问沙特的消息引起了原油市场高度关注。此外,在为期四天的中东之行中,拜登还将到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上周,国际油价探底回升,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引发油价连续大跌,布伦特原油一度跌破...

港股高开高走 恒生科技涨超1% 医药股领涨 地产、银行股集体走低

港股高开高走 恒生科技涨超1% 医药股领涨 地产、银行股集体走低

激石Pepperstone(https://www.paraat.net/)报道:7月14日周四,港股继续高开,恒指小幅开涨0.1%,恒生科技指数涨0.38%。 开盘不久,恒生科技指数的涨幅迅速扩大至1%,携程大涨6%,领涨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京东涨超3%。 医药股领涨,泰格医药近涨5%,康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