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资讯 > 正文内容

金价连创新高,3000美元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激石外汇2025-02-07 12:05:17外汇资讯82

  随着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关税大招频出,不确定性激发了黄金的避险属性,金价连创新高,正在冲击2900美元/盎司大关。

  全球黄金需求也不断创下新高。2月5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受持续强劲的央行购金和投资需求增长的双重驱动,去年全球黄金年度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达4974吨,创历史新高;其中四季度黄金需求总量为1297吨,同比小增1%,同样创下季度新高。

  华尔街认为,国际金价触及3000美元大关只是时间问题。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市场分析师路易丝•斯特里特(Louise Street)对第一财经表示:“2025年,我们预计全球央行的购金需求仍将占据主导地位,黄金ETF投资需求也将成为重要力量,尤其是当降息依旧为主基调之时,尽管利率波动可能会比较频繁。此外,由于高金价和经济增长放缓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力,金饰需求或将持续走弱。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将成为今年的主题,进而支撑黄金作为财富保值和避险工具的需求。”

  关税问题推升金价

  2024年国际金价创下40次新高,同年11月美国大选之前,金价一度触及2800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不过,随着特朗普胜选,强美元卷土重来,中东格局也稍事缓和,这导致金价一度跌入2500美元区间。

  而在特朗普入主白宫后,上百条行政令落地,金价再度起飞。截至2月6日,现货黄金价格连续五天创下历史新高,5日盘中最高达到2882.39美元/盎司。多名外资行交易员和策略师此前对记者提及,尽管美元、利率、通胀预期等多个因素都会影响金价,但对金价拉动最直接且最迅速的因素是地缘政治。

  当前,关税问题是金价主要的推动力。当地时间2月1日,白宫表示,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从4日开始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最新消息则显示,美国将暂缓30天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换来的是两国加强边境缉毒和控制移民。

  不过,美国对中国仍将按计划加征关税。中国方面已宣布对美国部分商品征收10%到15%的关税,对钨、铝、铂、钢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erry Chen对记者提及,高关税可能刺激美元走强令黄金承压,也可能激发避险情绪利好黄金。在更大的宏观环境(降息周期、贸易保护主义、去美元化等)下,黄金的上行趋势还是值得期待的。金价只要不跌破2770美元/盎司的通道下轨,就有望维持上升趋势。

  欧洲资管机构荷宝(Robeco)多资产策略师Peter van der Welle对第一财经表示:“由于美国即将对中国、欧洲甚至日本采取另一项重大贸易举措,预计市场波动性短期内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反映有关风险。”

  全球黄金需求创新高

  在近期关税问题升温之前,全球黄金需求就不断攀升,去年的中东乱局、俄乌冲突加剧了对黄金的需求,资产配置多元化和防御通胀的需求也使黄金成为香饽饽。

  《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黄金年度需求总量达4974吨,创历史新高。创纪录的高位金价也推动去年全球黄金需求总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820亿美元。

  从细分结构来看,2024年,全球央行持续加快购金步伐,购金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吨。四季度购金量大幅增至333吨,使得全球央行的年度购金总量也被推至1045吨。

  受2024年下半年黄金ETF需求复苏的推动,去年全球黄金投资需求同比增长25%至1180吨,创四年来新高。

  然而,创纪录的高金价抑制了金饰需求,以吨数计,该板块年消费量下降11%至1877吨。尽管如此,总体金饰消费额依然增长了9%,达144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金饰需求总量同比降24%;印度市场需求保持了韧性,2024年仅微降2%。

  科技行业则迎来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最强劲的季度表现,2024年四季度对黄金的需求量达84吨。人工智能(AI)和电子产品用金量小幅增长,带动全年科技行业用金需求总量达326吨,同比增长7%。

  斯特里特对记者分析:“2024年的黄金需求趋势并不平稳,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猛烈,年中阶段有所缓和,随后又以强劲的四季度表现收尾。同样,下半年西方投资者的投资活动明显回升,加上亚洲地区资金流入显著增长,共同推动了全球黄金ETF在三季度和四季度实现正向流入。造成这一趋势的主因包括:多家央行开始进入降息周期,以及包括美国总统大选和中东紧张局势升级在内的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有所加剧。”

  中国需求持续火爆

  就中国而言,两股购金力量占据主导——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ETF受到追捧,并成为一种对冲人民币走弱的工具;与其他新兴市场央行类似,中国央行仍是黄金的主力买家。

  从投资性需求来看,2024年四季度以及全年的中国黄金ETF需求均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黄金ETF资产管理总规模达710亿元,跃升150%;总持仓飙升87%至115吨,同样创下纪录。强劲的金价表现、利率的显著下滑以及国内资产的不确定性共同推动黄金ETF投资需求激增。

  由于近年来金价的抢眼表现,“黄金+”配置策略越发受到机构关注。“黄金+”是指把一定比例的黄金加入到投资组合的业绩基准中,将黄金作为投资组合长期战略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数据显示,部分银行系理财公司、基金公司已开始增加对黄金的配置(多为黄金ETF),更多配置分布于养老理财、养老FOF、混合基金等产品中,涉及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北银理财、景顺长城等,配置比例最高的机构黄金配置中枢已达5%~10%。

  中国央行则是近两年来关键的购金势力。在连续18个月增加黄金储备后,央行一度中断购金6个月,但去年12月,央行又恢复购买黄金。这似乎也显示了全球央行购金的一个趋势——长期增配的趋势不变,且可能会把握回调的时机增配。

  尽管高金价下全球金饰消费暗淡,但“中国大妈”的购金热情并不低。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金饰需求总量为479吨,较2023年减少24%,主要因为国内金价攀升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影响。“吨数下降,但其实总体金额并未下降太多——全年2615亿元,同比微降7%,仍为历史第三高。”斯特里特称。

  为应对高金价,各大金店都打出了“折扣牌”。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行业拓展及营销负责人陈志君表示,业者还多选择增加小克重产品,而保值诉求和高金价推升了黄金投资需求,未来如何进行营销、产品工艺创新、把握年轻人喜好等将是重点。

  2025年,金价是否有望冲击3000美元/盎司大关?多位交易员和行业分析师认为,未来降息、弱美元、地缘乱局仍是黄金牛市的催化剂,如果价格短期回调,将使黄金变得更具吸引力,持续盘整也将有助于一些更长期的动能指标摆脱“超买”状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激石Pepperstone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paraat.net/news/4470.html

分享给朋友:

“金价连创新高,3000美元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的相关文章

激石Pepperstone:三大央行的滞胀选择

激石Pepperstone(https://www.paraat.net/)报道:滞胀的根源是之前的技术进步速度减慢,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分配方式和全球化秩序难以维持,人和资本的矛盾,发展和安全的矛盾,效率和公平的矛盾,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全球化分工的矛盾,一个个都暴露出来,由此带来了混乱和变革。货币不是...

如果历史可以参考,标普500还能再跌24%

激石Pepperstone(https://www.paraat.net/)报道:以史为鉴,美股的熊市征途可能才刚刚开始,更惨烈的下跌还在后面。 法国兴业银行估计,标普500未来六个月可能需要较1月份的峰值下跌34%-40%至2900-3150点,才能够触底。这意味着较当前水平进一步下跌17%-24...

105年来第一次?西方:俄终于违约了!俄罗斯:我没有!

激石Pepperstone(https://www.paraat.net/)报道:由于西方制裁切断了俄罗斯向海外债权人的支付通道,该国出现了一个多世纪来的首次“违约”。 6月26日周日,俄罗斯两笔债券利息的30天支付宽限期到期,但海外债权人未收到付款,从而被认为构成违约事件。这两笔共计约1亿美元的利...

激石Pepperstone:全球第一场“现代”信贷危机,发生在250年前

激石Pepperstone(https://www.paraat.net/)报道:1772年6月,一个银行家负债潜逃,从而在英国引爆了一场金融风暴,并迅速蔓延到欧洲大部分地区。 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金融危机并不那么知名,但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就私营部门信贷和金融产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传播最初冲击的金...

激石Pepperstone:对于海外股市,“坏经济”是“利好”了?

激石Pepperstone(https://www.paraat.net/)报道:“(经济)坏消息就是(股市)好消息,”金融危机后的几年里流行的这一说法再度盛行起来。 过去一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里,分析师们一直在重复这句话: 咨询公司Evelyn Partners分析师Ben Seager Scott...

美国信心崩塌“接力赛”!美企CFO对经济乐观程度降至近十年最低

激石Pepperstone(https://www.paraat.net/)报道:在美国高企的通胀以及美联储大幅加息阴霾之下,投资者悲观情绪愈发浓重,消费者信心指数节节败退,美国小企业乐观程度指数跌至近两年低点,本周三一项旨在调查企业首席财务官们对今年美国经济表现的一项信心指数也跌至近十年最低水平。...